|
姓名:伍岳 职称:副教授 教师类型:教学科研型 团队名称:低空多域动力与推进研究中心团队 邮箱:wuyue@bit.edu.cn |
研究领域:
复杂流动/燃烧系统的非介入性测量(实验测试)、三维光学诊断计算成像算法开发(算法编程)、流体动力学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(理论分析)
教育经历:
2013年07月–2016年12月:弗吉尼亚理工大学 航天工程专业 博士学位
2010年07月–2013年06月:中国科学院大学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专业 硕士学位
2006年08月–2010年07月:清华大学大学 航天航空工程专业 学士学位
工作经历:
2023年12月– 今: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长聘副教授
2018年10月–2023年11月: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预聘副教授
2017年07月–2018年06月:明尼苏达大学SAFL流体力学实验室 博士后
学术成果:
1. 近5年主持军委科技委快速扶持项目1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参研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、国防科工局基础产品创新计划等重点项目,个人负责总经费729万元(年均146万元)。
2.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近5年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,EI论文1篇,核心期刊论文1篇。申请第一发明人专利10余项。
3. 围绕军用车辆高强化柴油机缸内复杂燃烧/流动过程的非介入性光学诊断问题,发展了柴油机缸内燃烧三维计算成像光学诊断技术。
教学工作:
1. 主讲本科全英文课程《工程概论与伦理》《传热学》、合讲研究生课程《燃烧诊断技术原理与应用》等课程,年均承担课时66学时,其中本科课程40学时,评教优秀;获机械与车辆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。
2. 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,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(C刊检索)发表教改论文2篇。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(序5),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(序5),合作完成研究生课程《系统工程学》慕课建设。
3. 先后担任北京1903班和精工2229班(全英文班)班主任,获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“三全育人”导师;指导博士生4名,硕士生6名,本科生3名;指导的硕士毕业生凌晨获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。
荣誉奖励:
1.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22年
2.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
3.《实验流体力学》2020年度优秀论文 2020年
社会兼职:
1. 担任“北理领航人”,对接湖南省常德一中,2022年该校录取取得突破;积极参加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专业人才引进工作,协助引进本系3名教授和1名助理教授;
2. 负责资料调研和材料撰写,支撑工信部军用车辆动力协同育人基地申请的获批,并担任基地联系人;近5年均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,担任英语能力测试主考,并负责题库建设。
3. 担任中国光学工程师学会光谱专委会委员,工程热物理年会分会场主席,全国青年燃烧学术会议、光谱测量技术及应用大会特邀报告。